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,如何将AI工具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,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。为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,计算机科学系于10月24日下午在三商楼103召开教研活动,活动由系主任孙红丽主持,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。本次教研活动旨在破解“技术教学与价值引领脱节”问题,探索AI赋能下专业课思政的实施路径,帮助教师掌握“技术载体+思政内核”的教学设计方法,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与社会责任感。
本次教研活动中与会教师围绕《程序设计基础》、《数据结构》及《操作系统》等专业核心课程,分别提出三类融合方向,一是利用AI可视化工具展示算法优化对节能减排的贡献,渗透“绿色科技”理念;二是通过AI伦理案例库(如算法偏见、隐私保护事件),引导学生讨论技术边界与社会责任;三是借助AI辅助教学平台(如智能作业批改系统),分析技术背后的“以人为本”设计逻辑。
针对“思政融入生硬”、“AI技术门槛高”等问题,教研室教师们达成共识:一是建立“专业课思政元素库”,按知识点匹配AI应用场景与思政主题(如“算法公平性”对应“公平正义”价值观);二是开展跨学科协作,结合思政内容开发AI思政教学指南。
本次教研活动明确了AI技术在专业教学中应用方向,为本学期后续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。
撰稿:孙红丽
初审:孙红丽
编审:陈 涛
签审:王春霞